应对虚假宣传风险在短视频运营中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 2025-03-10 点击率:841次内容创作方面
真实准确表述产品或服务特点:- 对产品的功能、性能、成分、效果等关键信息务必如实描述。比如宣传一款护肤品,不能夸大其美白效果,声称能让使用者在几天内就达到超乎寻常的美白程度,而实际效果远非如此。应依据产品实际具备的功效,通过科学、客观的语言来传达给受众。
- 在介绍服务时,像宣传某健身课程,不能虚报课程能带来的减肥斤数或肌肉增长效果等,要基于一般学员可能达到的合理预期来介绍服务优势。
避免使用绝对化用语:
- 严禁使用“最”“第一”“独家”“顶级”“国家级”等绝对化词汇进行夸大宣传,除非有确切且权威的证明材料。例如,不能说自己的短视频课程是“全网最好的短视频运营课程”,这种表述既难以证实,又容易被判定为虚假宣传。
- 即使在对比同类产品或服务时,也要注意用词的恰当性,不能通过贬低其他产品来抬高自己,且对比内容要基于真实可查的数据和客观事实。
案例与数据使用
核实案例真实性:- 如果在短视频中使用用户案例来佐证产品或服务的效果,必须确保这些案例是真实发生且经过用户同意授权使用的。比如展示某减肥产品的成功案例,要与案例当事人确认情况属实,并签订相关授权协议,以防出现虚构案例误导观众的情况。
- 对于案例的呈现不能进行过度加工和美化,要保持其原始的真实性,包括案例当事人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等都要如实反映。
准确引用数据:
- 在提及产品相关数据,如销量、好评率、市场占有率等,要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能随意编造数据来营造产品很受欢迎的假象。例如,不能虚报某款电子产品的销量突破几百万台,而实际销售数据相差甚远。
- 当引用第三方数据时,要明确标注数据来源,并确保该来源是正规、权威且被广泛认可的,如专业的市场调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发布的数据。
视觉呈现与特效处理
适度运用特效和滤镜:- 在展示产品外观、使用场景等方面,要注意特效和滤镜的使用尺度。如果是宣传食品,不能通过过度美化的滤镜让食物看起来比实际更加美味、新鲜且分量十足,而消费者收到实物后却大失所望。
- 对于一些美容、健身类产品的效果展示,也不能完全依赖特效来营造不切实际的变化,如通过特效让使用者瞬间拥有完美身材或无瑕肌肤来宣传减肥产品或美容仪器,这样会给观众造成虚假的预期。
如实呈现画面内容:
- 拍摄的场景、人物、产品等画面要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通过拼接、合成等手段制造虚假场景来宣传。比如宣传旅游景点,不能把不同景点的美景拼凑在一起作为一个景点的宣传画面,误导观众对该景点真实风貌的认知。
合作与推广环节
审核合作方宣传内容:- 当与其他品牌、博主等进行合作推广时,要对合作方提供的宣传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平台规定,不存在虚假宣传风险。例如,在联合推广一款联名产品时,要仔细检查合作方制作的短视频中对产品的描述、宣传点等是否存在夸大、不实之处。
- 如果发现合作方有虚假宣传行为,要及时要求其整改或终止合作,以避免自身受到牵连。
明确推广责任与义务:
- 在合作推广协议中,要明确双方在宣传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对于可能出现的虚假宣传问题,要约定好由谁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在出现纠纷时,能够有明确的依据来划分责任。
标注与声明
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 对于一些可能存在不确定性效果的产品或服务,如某些保健品的功效因人而异,或者一些投资理财产品存在市场风险等,要在短视频中进行明确的风险提示。可以通过字幕、语音等形式告知观众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潜在风险,让观众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理性决策。
- 当宣传新产品或新技术时,也可以提示观众可能存在的一些试用阶段的不完善之处等,以降低观众过高的预期,同时也体现自身的诚信经营。
标注广告性质:
- 如果短视频内容属于广告性质,要按照相关规定在视频中明确标注“广告”字样,让观众能够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则商业宣传内容,而不是单纯的分享或客观介绍,便于观众以正确的心态来观看和解读视频内容。
在短视频运营中,严格遵守上述注意事项,能有效规避虚假宣传风险,维护自身及平台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有助于与观众建立起长期、稳定且信任的关系。